2024 年 9 月 26 日,一位叫 " 清瑶 " 的电商人在小红书发帖说,她在淘宝开店,产品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拍的图,生意好不容易起来了,但是很快意外出现了。" 几十家店群直接搬运我的产品上架,像苍蝇一样,警告一家又来一家!就这样导致我店铺生意不好了。警告,让别人下架,有的非常猖狂,不肯下架!"
清瑶的遭遇 ,不是个案。还有电商人反映:" 我这边也是,抄袭我的款,因为我做的款都是自己开发的,只要我爆单他就跟着做,这就算了,还盗我的买家秀,来一个盗一个!"
" 根本投诉不过来,那群人嚣张至极。我投诉过,直接打电话过来威胁我,说有几百家店,小心找一群人直接来拍我的秒退,直接搞死我的店铺。无货源店群已经成了平台蝗虫,淘宝应该加大整治力度。"
实际上,淘宝对店群一直是严加限制,今年以来,淘宝的打击力度在加大。
3 月初,淘宝官方规则网站发布公告表示,从 3 月 4 日起正式生效《淘宝网开店规范》《淘宝网市场管理与违规处理规范》《淘宝网关于无货源店铺实施细则》等平台规则的调整,以治理恶意店群,保护在平台合规经营的优质商家权益,维护平台公平。
淘宝称,将以各种形式对 " 恶意店群 " 进行治理,通过升级拦截第三方恶意铺货软件、限制发品数量等方式,从源头进行阻断。此外,平台也推出《无货源商家合规经营指南》,以引导商家积极转型,走向规范经营。
消息一公布,许多原创商家表示 " 大快人心 "。
有老电商人激动表示:" 玩无货源店群的,这次怕是天要塌了,淘宝要针对性直接封店了!"
恶意店群 " 劣币驱逐良币 " 的巨大危害
从清瑶的泣诉,以及由此引起的控诉风暴,不难看出,网店店主们可谓是苦 " 店群 " 已久,尤其是那些中小商家。
据记者了解,近年来,随着电商行业竞争变化,出现以冒用、套用他人身份或主体信息控制几百上千家店铺的恶意店群商家。他们以重复铺货、抢占流量等手段,并通过店群模式实现批量化操作并急剧放大黑灰产效应,导致平台内无效商品膨账,扭曲商品价格和流量分发机制,严重扰乱了商家的正常交易秩序和清朗的网络交易环境,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、选择权、售后保障。
具体来说,我们可以根据一些实际案例看这些恶意店群对电商生态的危害。
对商家
1. 恶意店群商家通过盗取原创商家商品信息,AI 改图,大量铺货,严重侵犯原创商家知识产权,劣币驱逐良币,导致正规经营商家生存艰难。同时,因为恶意店群铺货量大,原创商家投诉难度较大。
案例:
清瑶就是典型的受害者之一。在她帖子的回复中,就有商家抱怨说,自己刚拍的图,没几天就被铺的全平台都是,想投诉也投诉不来,因为实在太多店了。离谱的是," 利润赚走,一点风险都不担,退货还要退回你那里 "。
2. 恶意店群商家具有明显的 " 卖高发低、无货无售后 " 等特点。举个例子,如商品的原价为 50 元,恶意店群商家往往可能标价为 100 元,甚至是 300 元进行出售,他们出单后即用消费者的收货地址到源商家处进行下单发货,如遇退货退款等情况,则将商品原路退回给源商家即完成甩锅。
于商家而言,其花费大量时间成本、人力成本、推广成本打造而成的爆款商品,不仅被恶意店群无成本挣差价。更甚,他们的商品更因会被恶意店群商家无售后等情况导致口碑受损,对商家的长期发展造成极大影响。
案例:
据报道,王丽娜在 2023 年开设了一家原创服装店,凭借独特设计和定制图片吸引消费者。然而,她发现大量店铺盗用其原创图片,甚至以翻倍价格销售同款商品。例如,她定价 200 元的服装被其他店铺标价 500 元,消费者因高价购买后对质量不满,直接在她的店铺留下差评。王丽娜曾尝试降价促销以挽回口碑,但效果甚微。最终,她意识到问题根源在于恶意店群的 " 甩锅 " 行为——消费者实际购买的是高价劣质商品,却误将责任归咎于原创商家。
3. 因为无货源店群大量铺货,拉低了商品正常点击率和购买转化率,影响到正规商家经营。
案例:
消费者小苏趁着电商 618 大促开心下单的衣服苦等近 20 天仍未发货,只能发起退款。小苏坦言:" 已经连续多次遇到这种情况,最长一次等了 30 多天依然没有发货。" 有朋友告诉她这是中招无货源店铺了。
小苏介绍,有的店铺未按约定时间发货,她主动询问发货时间之后,店铺会上传一个发货单号。" 实际上是虚假发货," 她说," 等待五六天没有任何物流信息更新,给的单号也是‘查无此单 的状态,肯定是虚假发货,只能选择退款。"
对消费者
1. 店群商家大量铺货,同质化的商品泛滥,严重影响消费者体验,消费者搜索十次可能都是同一商家的商品。上百家店铺同一商品仅有少许差价,误导消费者以为比价后购买到便宜的商品,严重影响平台内公平竞争秩序。举个例子,比如消费者搜索某款充电线,搜索出来的 100 个结果 ,可能大多数都是同一商家不同店铺商品,用价格差别来误导不同群体消费者。
案例:
某原创充电线商家投入大量资源推广商品,但搜索页面被恶意店群商家霸占。这些店铺通过重复铺货和价格差异(如原价 50 元的商品标价 100-300 元),误导消费者 " 货比三家 "。消费者购买后因商品质量低劣或售后无门,将负面评价指向原创商家,导致其商品评分从 4.8 分骤降至 4.2 分,销量大幅下滑。
2. 数据显示,无货源商家商品售后纠纷率是大盘的 4.26 倍,加价是上游商品的 2 倍。消费者多花了钱,但带来的潜在消费纠纷却更大。一部分消费者发现买贵后,回头就退货,不仅影响消费者体验,也给真正卖家带来不必要的售后成本。
案例:
据商家 " 宿命 " 反映," 有些黄牛退货率超高。甚至 100% 因为他们加价加的太多了,买家也不是傻子。感觉不行肯定要退。这些黄牛买前要便宜,买了就催发货,到了就要地址。物流刚签收就催退款。烦的很。早就应该杀了。平台直接单号无法粘贴,只能打单子。只要这一个店铺的单号,同地区发出不足 20%,可以完全直接认为黄牛。"
3. 部分恶意店群商家通过黑灰产手段,冒用、套用他人身份或者法人信息批量注册店铺后,非法倒卖买家消费信息,带来各类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。
案例:
某恶意店群商家通过大量注册企业店铺,报名一营销活动,博得曝光。因其超低价,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下单。商家先点击发货上传虚假单号,在即将命中平台实物 10 天超时确认规则前,在第 9 天左右修改为已签收运单号,导致消费者超时确认收货,产生资损。
淘宝出手 " 硬刚 " 天下商家尽欢颜
3 月 4 日,淘宝发布了关于开店、违规处罚和无货源店群等规则优化的通知。
这则消息在电商业界直接炸开了锅!
" 西楼电商小犬系 " 说," 淘宝卖家们,你们期待已久的开店新规终于来了!这次淘宝对无货源店群的打击力度可谓是空前,直接封堵了这些店铺的后路。新规从 3 月 4 日起正式生效,大家可以拍手称快了!"
记者从淘宝官方规则网站看到,此次公布的治理店群措施,主要有持续加大封堵第三方恶意铺货软件力度、升级对确认为恶意店群的打击力度、升级商机新开店铺门槛、升级人脸识别系统防止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开店等四大方面措施。
抖音上名为 " 淘系阿伟电商 " 的博主,自称是推广花费千万的电商运营。他在跟粉丝的分享视频中表示," 为什么淘系(这次)下定决心大力整治无货源店群呢?其实道理很简单。"
" 无货源店群严重破坏平台的生态:他们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抢流量,导致其他正规的商家流量流失,还有信誉受损;这类店铺一般只追求低价拿货,完全没有考虑产品的质量,这样完全是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害了注重品质的卖家;扰乱平台价格和竞争。"
电商达人 " 哲董商业思维 " 分析说,在他看来,淘宝这次的新政中,其中 " 两招 " 对恶意店群可谓正中死穴。
" 第一招,现在不管你是几百个链接还是几万个链接,只要平台判定你是店群,整个全店下架,那就意味着店就直接死了(跟废了一样)!第二招更狠,直接拉长店群的账期,你正常回款是十几天的话,店群直接给你 30 天、40 天甚至 60 天。大家知道,店群玩得转,店要开得多,你得需要大量的资金。"
" 这两招从源头上解决店群的问题,基本上 95% 以上的店群玩不转了。" 他说。
主打店铺实操培训的电商人 " 顺中电商 " 在抖音上拥有多达 5 万粉丝,他坦言,自己现在挺担心的," 以后我们这些可以靠无脑干店群的兄弟们该怎么办啊?"
在详细研究淘宝的新政后,他不得不说," 我估计这一次态度非常硬。特别是那些只靠店铺数量来盈利的商家们这次一定要小心点啊。"
他向这些商家们建议说,"2025 年,脱离无脑店群!专注主力店!把主力店的层级提高后再来开新店,这才是明智之举。用心经营好,定好人群、类目、品类,做到两三家店好价好品好服务,再去打点付费和平台实现共赢,足以以一敌百,也一定会得到平台的流量扶持。"
这样的态度也正是淘宝所鼓励的。据记者了解,平台也在推出《无货源商家合规经营指南》,以引导商家积极转型,走向规范经营。
一位资深电商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," 淘宝下重拳治理恶意店群,意在鼓励和保护优质商家,特别是中小商家在平台上实现公平竞争、持续发展。同时他也认为,恶意店群商家不要心存侥幸,规范经营才是长久发展。"
来源:新快报
编辑:王奇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!
我要入驻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商家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客户